“當前和今后10年,中國汽車行業最顯著的特征是進入‘微增長’時代。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微增長下的行業發展環境?在‘微增長’的環境下,東風的應對之策是什么?”
4月9日,公司總經理、湖北省汽車行業協會會長朱福壽在襄陽舉辦的湖北省汽車行業協會第二屆理事會二次會議暨2012年汽車產業形勢報告會上作主旨報告。他強調,在微增長時代,汽車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直接受到國家宏觀政策導向的影響,但”微增長“環境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抑制盲目投資、做大的沖動,同時提高汽車業進入門檻;有利于優化發展模式,使企業更加注重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
朱福壽在報告中指出,去年以來,中國汽車行業的環境發生了三個深刻的變化:一是由高增長轉入微增長。2011年汽車銷售同比僅增長2.45%,比上年回落29.92個百分點,創下13年來的最低水平。今年1-2月,行業增速更是同比下降了6%。二是國家汽車產業政策由鼓勵變為中性乃至限制;三是汽車與環境、能源、交通的矛盾日益凸顯。
朱福壽認為,微增長時代的顯著標志就是在未來十年,國內汽車銷量平均增速與GDP相對應,在5%-8%左右,不會高于10%。
朱福壽全面分析了未來十年影響汽車產業增長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認為“微增長”使整個汽車行業發展面臨的壓力增大。但“微增長”對汽車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有其積極的一面。在“微增長”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從單個商品的競爭逐漸演變成規模的競爭、全價值鏈體系的競爭和整體商務模式的競爭。
“微增長”將迫使企業更加注重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中國汽車企業將進一步加快走向國際市場的步伐。
談到東風應對“微增長”環境的對策,朱福壽強調,東風立足“十二五”既定目標不動搖。要著力提升商品力,提高商品的成功率,打造更多的“黃金車型”;要加強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事業發展,加速推進東風自主品牌“乾”D300事業計劃;要立足于開源節流,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謹慎投資;要練內功,把業務重組、組織優化、管理改善、體制創新、協同發展作為管理提升的重點;要全面推進經營協同工作,更好地發揮協同優勢,把協同作為東風的核心能力,推進公司在“戰略協同、新老事業協同、自主乘用車業務協同、商用車業務協同、技術協同、采購協同、營銷協同、海外事業協同、人力資源協同”等九大方面的協同工作;要開拓海外市場,實行“四個統一”:統一規劃出口產品、統一謀劃海外市場、統一樹立海外形象、統一安排海外業務,加快東風“走出去”的步伐。
據悉,此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二屆一次理事會工作報告,增補了副會長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會上,公司戰略規劃部、公司技術中心、東風商用車技術中心還發布了公司發展戰略和乘用車、商用車新品研發的信息,以幫助行業協會理事單位準確把握調整的重點和轉型升級的方向,促進湖北由汽車產業大省向強省轉變。
本次會議得到了襄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會議期間,朱福壽與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范銳平,襄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別必雄,襄陽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虞國旗,襄陽市副市長周巍等領導進行了會晤。
會議由湖北省汽車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東風公司總經理特別助理楊少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