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東風本田第二工廠(以下簡稱東本二廠)今天將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建成投產。它不僅緩解了東本產能的“阿喀琉斯之踵”,更為武漢車都建設添入新活力。
緩解產能壓力
據悉,東本二廠與東本一廠同樣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建成投產后初期產能將達到6萬輛,次年將漲至12萬輛,而最后產能將定格到24萬輛。再加上第一工廠24萬-26萬輛的年產能,東風本田今年的產能“攀升”至30萬輛。
知道東本二廠即將投產的消息,從事管理工作的李先生頗為高興,“產量多了,類似CR-V的熱賣車型應該都不用再加價了吧?”李先生告訴記者,去年CR-V還被要求加價8千元。不過對于今年東本的銷售目標而言,新增的產能將迅速被“吃掉”。
數據顯示,2010年,東風本田完成26萬臺的銷售,去年受到日本大地震的影響銷量略微下滑降至25.5萬臺。今年上半年車市進入“負增長”,不少車企調低年度銷售目標,不過東本卻逆市將今年的銷量目標從32萬輛調整至34萬輛,今年1月~5月,東風本田銷量共計12.34萬輛,同比增長17%。即使今年二廠投產,東本也僅是“剛剛吃飽”。
而當二廠產能全部釋放后,東本在華年產能將達50萬輛,成為本田在華最大合資生產基地,這也于東本中期計劃相一致。
投放車型為新思域
據了解,東本二廠投放的車型為新思域,當然這并不意味二廠將“專供”思域,東本相關負責人表示,二廠未來肯定會引進更多的新車型,不過并不是說新車型就是在二廠生產,比如剛剛上市的艾力紳和新CR—V則依舊會在一工廠內生產。
不過顯然緩解產能不是東本唯一的圖謀。相較于本田在華的另一家合資公司廣本今年40萬輛的目標,調高目標后的東本與其差距進一步縮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走“精品路線”的東本開始也在量上面下功夫,密集推出新車。僅今年一年就有4款新車推出,而這一數據,從東本自2003年成立到2011年8年時間里,亦不過是3款車型。
邁步追趕第一集團
數據顯示,去年本田在華銷量為62萬輛,按照其整體的規劃,到2015年在中國的銷量將比去年翻一番。如果靠著先有的幾款車型以及投放速度“打天下”,難度不小。為此,本田宣布將在華投放10款新車型,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東本要調整之前“少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打造各個級別標桿車型”的政策。
“東本一直是走精品路線,這在競爭不激烈和市場需求不大情況下比較有利。”汽車分析師張志勇表示,隨著汽車市場的擴大以及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加速,東本擴產后以及相關策略的調整,將加速其追趕第一集團的步伐。
湖北合力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