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環境呼吁“一車多能”
汽車作為大眾消費品進入尋常百姓家將近二十年,隨著用車需求的多樣化一個家庭擁有幾款功用不同的汽車變得普遍起來。然而,人們在享受汽車帶來便利的同時,汽車引發的一些問題,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中國的用車環境、能源稟賦、道路和環境狀況已經對汽車消費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徐長明表示,2010年美國汽車保有量2.5億,而去年美國的石油消費是8.5億噸。預計中國在2020年達到2.6億輛,屆時石油消耗將達到美國的水平。中國人口巨大,那就要消費更多的石油。除非采取大力發展節能汽車等措施,否則中國的資源是支持不住的。甚至有分析認為,到目前為止,中國石油儲備只有1.1億桶,如果海灣地區石油供應中斷,我們只能堅持46天;而美國可以堅持420天,歐盟238-250天,日本210天。石油55%的對外依存度已經到了警戒線,汽車業又是石油消耗的大戶,可見,在油價居高不下、中國油源供應風險大的情況下,支持引導購買和使用節能汽車,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絲毫馬虎不得。
與徐長明的觀點不謀而合,李稻葵也表示,中國越來越感受到資源的約束,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它的影響面會越來越多。中國更需要倡導理性消費、環保消費和前瞻消費,購買汽車不僅是享受,更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因此節能環保、一車多能將會成為中國車主的選擇。
李稻葵認為,從社會經濟的發展來看,中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在持續上漲,反映在汽車行業就是汽車消費觀在升級。買了第一輛車的家庭在琢磨換車、升級,沒有買的家庭在琢磨買第一輛汽車。整個汽車消費的需求,對品質的要求在提高。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城市化的速度在加快。這也帶來了汽車消費格局的變化。具體地說,未來在汽車需求上更多的是城市內部交通,而不是長途需要。
那么,未來中國汽車的出路在哪里?徐長明認為,第一是不限制但應該小型化;第二是燃油經濟性比較好;第三要一車多用,一個車要既有轎車的舒適性又用PMV的多功能性。
逸致的機會
隨著能源問題的日益凸顯,同時車市進入緩步增長時期,中國車市已面臨變革與挑戰。在這一情況下,只有緊跟節奏加強自身實力才能掌握先機,獲得市場主動權。
善于捕捉市場動向的廣汽豐田于去年年底首發FUV逸致,作為家用多功能車型的代表,上市后引起了大批媒體及消費者的關注。該車的最大特點是“三車一體”、“一車多用”,它綜合了“轎車的燃油經濟性和舒適性、MPV的大空間和多用途、城市SUV的時尚動感外觀和高安全性”于一體,可以說恰好迎合了當下的購車需求。特別是在當前家庭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的趨勢下,逸致的空間設計、能耗水平和安全配置,更加能夠滿足一個家庭當下以及未來的綜合需求。我們可以看到,逸致2780mm的超長軸距、32種變換方式的座椅,其空間及靈活度已超越市場上熱銷的幾款家用MPV、城市SUV;基于“雙VVT-i發動機”搭配“CVT無級變速器”所形成的“鉑金動力組合”、寬體低俯車身設計、ECO節油駕駛顯示系統等,逸致低油耗表現也堪比同級別家轎的水平;安全配置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全系標配中高級車才有的“TRC+VSC+HAC”主動安全系統,逸致180G車型以上等級更是配置了包括窗簾式空氣囊在內的7個空氣囊。
事實上,在去年汽車商報主辦的“回歸實用——2011家用車發展新趨勢研討會”上,就有專家認為,FUV逸致是一款平衡了轎車、MPV、SUV車型多種功能的新車型,一輛車就能滿足多種需求。譬如之前,上班可能開轎車,周末外出郊游,可能開SUV。但現在,不僅上班可以開FUV車型,商務接待和周末出游,也可以開FUV車型。等于省下了兩輛車的錢,但同樣確保了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而這也是現在當前適合汽車消費趨勢的。
“我特喜歡的全家人聚在一起坐在車里其樂融融的。”馬艷麗告訴記者,“一些很少有機會講的話題,都可以在這個空間里去溝通,這就是非常人性化的設計。人性化的汽車是最受歡迎、最需要的。”
消費觀念待轉變
盡管市場上既有符合時尚、環保、多能的產品,也有潛在需求客戶,但在一些跨界人士看來,要想在短期能激發這個市場并非易事。
“大家的價值觀還需要一個過程。”作為一個跨界人士,馬艷麗告訴記者,她身邊就有一些人,因為面子、顯富而選擇了豪華車、大排量的車。
但她感覺更多的人開始思考:我需要什么樣的車,這樣的車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作為普通的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是什么,是不是考慮汽車對環境和家庭會帶來什么。“越來越務實和生活化”。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一車多能”的產品,薛旭建議,一個新的概念的產品在市場推出來的時候需要“雙重營銷”,一種是大眾傳播營銷,這是在塑造新的品牌概念和新的品牌形象,但是不易直接促成消費者購買。另外,在進行大眾傳播的同時必須安排小眾傳播,針對特定的示范人群開發創新使用者,把他們的體驗、使用情況在互聯網和媒體上大量傳播,從而讓大家形成一種心理暗示,使大家感受到整個社會的消費的文化的趨勢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